生物医学工程系召开疫情防控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抗击疫情,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生物医学工程系在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同时,更注重“停课不停育”,把中国抗疫故事、中国战疫精神搬到了“空中课堂”。为了进一步将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到专业课程讲授中,让课程思政更鲜活,4月22日,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利用企业微信召开了疫情防控下的的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系部全体教师参加研讨,系副主任张喜红主持研讨会。
张喜红副主任结合《概率论》中的“二项分布”,阐述了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防火防盗”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自然界发生瘟疫、地震、海啸、空难、泥石流等概率事件的必然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
石春花副主任从教改课题“雨课堂的建设”出发,指出了专业课和思政建设有机融合的重要性,她强调,在课程思政中要通过选取能和学生引起共鸣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领悟家国情怀,培养大德大爱大才的新时代青年。
申玉坤老师在讲授《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时,从大家热谈的口罩引出聚丙烯这种高分子材料,通过实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聚丙烯的结构和特点。她鼓励学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郝文延老师分享了已毕业学生不顾危险,深入疫情一线加班加点安装调试医院急需设备的故事,引出专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结合健康码、人口迁移大数据、远程医疗会诊、在线问医生等“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大量应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单片机等控制类智能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讲述青年志愿者在抗击疫情中的突出表现,鼓励学生配合国家、社区和学校的防疫工作安排,在家防疫的同时努力认真学习网课。
李宏恩老师结合人工智能设备在疫情防控中应用案例,指出智能测温、远程医疗、智能协作机器人等智能硬件、软件的开发与基础知识紧密相连,鼓励同学们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信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疫情防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告诫学生做好基础研究。
李娜老师讲授《电工学》的“如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以及三项正弦交流电路”时,引入我国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经过不到三天的连续作战,10台主环网及26台变压器全部安装调试完毕事例;讲授《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时,引入抗“疫”过程中医师对检测设备的操作使用,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了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了青年学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人民情怀和爱国热情。
王春雷老师结合自己所带课程,引入毕业生在抗“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毕业后就业前景的向往。
张喜红一一进行点评,对大家就当前疫情防控下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做法给予肯定。她希望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感觉到网络课堂的温度,拉近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提高网上授课效果。
系党总支书记彭平冀在总结发言中对大家在课程思政中所做的努力给予肯定。他指出,人工智能和高端医疗设备的研究将会为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专业教师要广泛地搜集资料、充分挖掘抗疫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坚定“四个自信”。
隔屏不隔爱,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教师们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时刻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在战疫中汲取生动素材,有效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实现了在线课程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