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当前位置 -> 首页 ->  山西学校资料


重庆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20/10/25 浏览:632次

踔厉奋发,展望新时期重庆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前行之路——师生热议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大会

 重庆师范大学2008 拷贝.jpg

 

我校文化建设工作大会成功召开,大会提出了未来重师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会后,全校师生反响强烈,大家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各项措施的落实提出真知灼见,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重师文化能有如今的不俗成绩,各学院在院系文化、学科文化建设等方面贡献了突出力量。以本次大会为发展契机,学院、学科建设人们展望未来文化建设,提出了诸多感想和期许。

参加学校文化建设大会后,研究生院副院长郝明君感慨良多。他谈到,大会使师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进一步加强,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重师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现在样式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会上提出的众多切实可行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建设的动力、明晰了文化建设的思路,对于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也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向。作为一名在重师工作生活20年的重师人,他信心十足、动力满满,以重师发展为己任,对当前文化建设蓝图的绘就充满期待。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胡芳提出了文化建设应持续重视的内容:强化价值认同,加强大学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丰富精神内核,从空间、时间两个向度出发,既要使大学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又要从历史优秀文化中深挖细捋,取其精华,实现新的发展。立足于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她认为,文化建设还需创新载体形式,以此激发传统文化活力,才能让大学文化真正走进新时代学子的心中。对此,她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打造独有的文化特色品牌,锻造出重师文化的“金名片”;其次要汇聚众学科之长、集中各艺术门类之特色,打造文化精品项目;此外要利用好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挖掘相关人才,开发建设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项目,盘活优秀传统文化IP,促进更宽广的文化传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正在塑造着重师的新未来。”她感慨到,在这富含满满文化感的新征程中,重师人都应承载上同样特质的责任与担当。

“重师之成,当在以文化人,又在人寓其文。”对于大会精神,文学院何易展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大会强调文化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看到了人才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重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立德树人”任务,还是重师“特色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人才的引领和对人才不断的培养。对重师文化品质的塑造,强调养“气”敬“名”,无论是“名生”“名师”,都落脚于“名气”,体现出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因此要构建追求务实、名实相生的人才培养格局和路径。他谈到,大会对于“文化”的本义思考,既充分体现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质,发扬“大学之道”的核心要义,也强调了“止于至善”而不断创新的追求。同时融契学科差别,突显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其成效正体现在“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和谐大同之中。

化学学院教师钟邦超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他谈到,高校教师身担育人与科研两项重任,要具有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人师精神和淡泊名利、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在课堂上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结合课程特点,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发展具有重师鲜明特色的育人文化;在科研中,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弘扬科研精神,结合学校学院平台资源,发展特色科研方向,凝练具有重师特色的科研文化。他满怀期待地说道:“相信,以此次文化建设工作大会为契机,在教师中建设完善鲜明的重师育人文化和探讨发展重师特色的科研文化,必将在我校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的落实与推进离不开各机关部门、群团组织的努力。校团委副书记(挂职)邸少华谈到,团委将对大会提出的主要举措进行统筹部署,尤其是研究助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与共青团工作有效结合的“125”部门工作计划,在助力学校文化建设贯穿共青团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工作主线;重点抓好“名生”“名气”这两项品牌工作建设;主要围绕“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五个共青团工作项目探索特色文化建设模式。

离退休教师代表刘远璠表示,健全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保证,要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同时,要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的重要作用,完善教代会、工会、团代会、学代会制度,还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文化建设发展中的正能量。

青年是国家民族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作为最新一代的重师人,最能直观感到文化建设大会对其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地理与旅游学院学生雷子尧谈到,我校的人文管理造就了一个和谐的、有特色的、团结向上的文明集体,教师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共同奋进,拥有积极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师徳修养,学生也应该规范自身行为,形成爱国爱校意识强烈、读书学习兴趣浓厚、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等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为一名重师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发展共同体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李诗琴表示,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笃行“勤学善思,求是致用”的重师学风,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精神境界。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和文化环境,通过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加强重师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母校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各界校友们的思源之心,对于学校新局面的展开,作为曾经在学校度过青春年华的重师人,他们感慨万千。1997级旅游管理专业校友、沙坪坝区文化与旅游委副主任程琼梅从内心深处受到了触动,她谈到,从“四德并重”“五育并举”的育人之理,到浸润培育、以文化人的诲人之道,无论是“怒放”的“美院美生”的留白之美,还是尚武崇文、依仁游艺的韵动之声,自己都为母校的每一点新变化而兴奋、为母校的每一次新跨越而喝彩,更为自己是个重师人而自豪。

198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高新区虎溪街道党委书记刘涛则对当前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在学校对外对内的宣传中加大对校训精神的集中宣传度,让其成为鲜明、有师大形象标识和内涵识别的人文精神代表,便于师生和社会践行与传播;二是进一步加强网络载体的利用和平台建设,加大对重师文化形象、文化建设、学科内容的宣传打造;三是尽可能多的动员校友参与重师文化建设,回校讲学、授课,开放办学,传承重师文化内核,展示重师文化风采,融合时代精神的内涵和力量,影响一代代重师学子。

“重师人问道于师,问计于民,始终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一路走来,一路花开,香飘四溢。”199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四川美术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陈斌饱含真情,对母校现今的成就与发展诚挚寄语。三春湖畔、泛月桥边、集贤楼旁,重师的故事仍在演绎,重师的文化不断弘扬,文化建设大会展开了新的征程,全体重师人踔厉奋发,在传承中创新求变,向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建设迈进了重要一步。

在平凡中铸就伟大,在战疫中诠释担当。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学子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强国志向、践行报国使命,10月12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在重庆师范大学校友会堂演播厅组织了一场“抗疫英雄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了一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
 
参与此次报告会的有来自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警察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学生1000余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岱良,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帅逊,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孟东方、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陆远权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相关处室领导出席。

  帅逊首先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9名英雄代表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就全市广大师生学习先进事迹、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提出三点希望。他指出,要深刻体会抗击疫情过程中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铸牢爱国之情;要大力弘扬抗击疫情过程中彰显的伟大抗疫精神,立好强国之志;要深入学习抗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感人事迹,践履报国之行。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