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举办“天津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作组进高校—天津工业大学站”对接活动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创建国家智能制造典范城市,2020年11月2日,“天津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作组进高校—天津工业大学站”对接活动在我校会议中心第七会议室举行。我校校长助理刘义出席对接活动,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与成果管理处负责同志以及相关学院领导、专家出席了对接会。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教委、市知识产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市智能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天津市信息安全产业集群促进中心、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天津市电池行业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一行20余人参加了此次对接活动。此次对接会由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自然科学办公室主任桂建舟主持。
校长助理刘义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科研成果、人才队伍与合作需求。他强调,面向新时代,我校主动求变,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前做了相应的准备,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新建了人工智能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数学科学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方向;在科研体系设计上,新建纺织未来技术研究中心和应用数学中心,为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提供平台支撑。我校牵头成立“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市工信局信息技术发展处处长孙晓强指出,天津市工信局聚焦信创产业发展,组建了工作专班,绘制了全国和天津的产业图谱,指导天津市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竞赛中胜出。今后产业集群的工作将深入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助力信创产业规模持续发展壮大。
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田海嵩指出,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人才的集聚是产业兴旺的根本。人社部门要深入推进产才融合,支持信创产业发展,努力推动人才为产业服务。
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阮彭涛指出,天津工业大学建校时间长、科研实力强、师资力量雄厚,希望天工大和信创、动力电池两大产业集群深度对接,共同推动我市产业发展。
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副处长张伟介绍了市知识产权局在推动信创产业发展中所做的工作,目前已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审查中心天津分中心、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三个中心”的建立对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知识产权的授权周期将大幅缩减,市知识产权局将做好全方位服务,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周鹏介绍了工研院在支持信创产业发展过程中提供的智能制造、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等方面的工作。
天津市信息安全产业集群主任赵国强从国家层面和天津市层面介绍了天津市信息安全、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重点搭建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知识产权、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成果转化、市场交流等八大平台,打造“1+2+3+8”服务体系,协助集群企业打通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应用链,努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接会上,我校科技合作与成果管理处副处长张桂芳介绍了我校整体科研情况,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分别介绍了学院和所属研究团队的科研情况和可以对接的科研成果,并与参会企业代表和集群服务平台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对接活动为我校与天津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为天津市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在艺缘活动中心举办2021届毕业生秋季大型双选会。双选会吸引了包括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伊利集团、中新药业、富士康集团在内的35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涉及纺织、材料、机械、电气、网络科技、生物医药、化学、环境、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双选会分为两天、三个区域、四个场次有序进行,我校共有3000余名毕业生参会求职。
6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胡英江来到招聘现场,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同志陪同走访参会单位,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毕业生求职表现等情况,并与毕业生亲切交流,询问就业择业情况。
每年秋季是毕业生求职和企业招聘旺季,本次双选会极大满足了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人文学院17级国贸专业卢子淳同学说,今年因疫情原因,错失了很多现场投递简历的机会。这次学校举办双选会,既增加了给理想企业投递简历的机会,又了解了很多之前不太关注的企业,找到了很多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
现场井然有序,工作人员细心周到。此次招聘会的举办在毕业生中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就业氛围,有利于引导毕业生获取企业信息,了解企业需求,找准自身定位,进一步推动毕业生主动积极求职就业。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