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片展示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15/4/9 浏览:501次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素有“中国化工摇篮”之称的中国重化工基地——南京市大厂镇,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前身是1958年中国化学工业的创始人范旭东先生创办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化学工业公司迮厂厂办校。50多年来,学院置身于扬子石化、南化集团、金陵石化、仪征化纤等国家特大型化工企业和南京国家化工园之中,历经南化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学校等变迁,学院始终坚持化工方向不动摇、坚持培养化工人才不动摇、坚持发展化工主干专业不动摇、坚持以服务化工行业为最大光荣不动摇。2001年6月学院独立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005年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进入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行列的化工高职院校。200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南京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学院现占地面积近700亩,建筑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院内实验、实训室、实训中心、实训基地150多个,其中,中央财政资助实训基地2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院外实训基地60多个,已初步形成项目化的实训室、综合化的实训中心、生产性的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校外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2个,有各种球类运动场47个,室内运动场地面积3455平方米。图书馆藏丰富,各类图书75万多册,期刊740多种。

院坚持“与地方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坚持“建设好地区支柱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建有全国同类院校唯一的院内“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首创了“化工在线系统仿真”,形成“仿真实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高危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实践难的瓶颈。学院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招生范围已扩大到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安徽、海南、新疆、内蒙古等10多个省份。现有教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近35%,学院充分发挥“厂校一体”优势,实现了学院与南化、扬子等企业“教师”、“工程师”身份的互兼,“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75%以上,硕士、博士占专任教师45%以上,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培养对象学术团队4支,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0人,有18人担任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3人。学院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职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是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院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现有六系三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现共有44个专业(方向),已形成了一个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自动控制为支撑的化工专业群,其中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2006年成功举办“南化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2007年组织首次“南化杯”全国化工系统职工和学生检修钳工技能大赛,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

学院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贯彻“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原则,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校本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点,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实施学生个性化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安全、环保、节能”三大意识,重点塑造学生“诚信守法、吃苦耐劳、责任奉献、团结合作”四大品质,逐步形成了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南化特质的“化工人”。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专业对口率85%以上。2008年在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评选中被评为“就业工作示范单位”。

学院贯彻产学研合作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科技服务紧贴企业,实现了由向上要项目到下厂找项目的转变;职工培训深入工厂,实现了由职工进校到老师下厂的转变;技能鉴定面向行业,实现了由侧重学生到关注行业的转变。成立了精细化工研究所、污染治理研究所、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的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培训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化工分析工、化工操作工、防腐工等27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学院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平台。仅2007年就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科研经费到帐资金520余万元。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