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学校由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同时组建了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换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七大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推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抓紧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十大学院,设有57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1%行列;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校具备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7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82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7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4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支团队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高校。学校现有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式公布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名单。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核和教育部批准,共产生授奖项目312项/人,其中一等奖116项、二等奖187项、青年科学奖9人。
华北电力大学共有4项成果获奖。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有:
杨勇平教授团队完成的“生物质电站安全高效发电关键技术”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毕天姝教授团队完成的“电力系统动态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参与单位的获奖项目有:
律方成教授参与的“智能高压开关设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王盛萍副教授参与的“中国北方森林恢复多尺度生态水文响应机理”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介绍:
“生物质电站安全高效发电关键技术”项目
本技术针对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原料多变等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实验模拟和工程验证等手段,深入研究了以下内容:
1. 从多因素耦合实验、量子化学模拟和系统建模等角度,揭示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与燃烧的输运和反应特性,同时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碱金属、氮、氯等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了生物质燃料特性数据库和燃烧特性预测模型,为实现生物质电站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2. 优化了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设计和运行方法,获得了适应多变生物质原料的炉排和流化床受热面优化设计方法;提出机炉耦合、蓄热干燥等节能方法;开发了主动诱导式除尘、槽式分离器炉内预除尘、飞灰成型再燃等技术,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
3. 提出防磨防腐和防结渣新技术,开发了多孔膜结构抗结焦剂、Ni-Cr-Mo耐腐蚀新材料、复合锅炉管、现场快速熔敷、高耐磨损新材料和熔覆技术,成功解决了生物质锅炉的腐蚀、磨损和结渣问题,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
本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锅炉效率和电厂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项,授权实用新型和软件著作权20项,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论文24篇),出版著作2部,承担了国家能源领域生物质相关三项标准的制定。项目成果已在全国数十家生物质电站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