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共和国同龄,隶属于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具有辉煌的办学历史。前身是河北省建设学院,成立于1949年7月,首任院长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杨秀峰同志兼任。1954年4月,改建为河北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1月,改建为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承担法律专业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和全省政法系统在职干部岗位培训。1998年4月,河北省司法厅、河北省律师协会在学院建立了河北律师学院,定期对执业律师进行培训。2001年4月,改建为全国首家法律高职院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并继续承担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任务。2004年4月,河北林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院。2004年7月,为了加强政法干部培训职能,恢复“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多年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培训了大批政法业务骨干和各类人才。累计培训政法干警7万余人次,轮训执业律师8千余人次,培养大专层次学历生6万余人。学院先后与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法学专升本、专接本教育,共培养本科生3千余人。学院多次被主管部门授予“河北省成人高等学校评估优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A级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等称号。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学院通过了河北省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优秀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学院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229亩,总建筑面积27 万余平方米。校本部位于友谊北大街569号,西院位于学府路77号,东院位于学府路41号。学院设有法律系、法学系、国际法商系、计算机系、管理系、建设工程系、财经系、国际交流系、会计系、继续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12个教学机构。开设专业64个,覆盖法律、公安、文化教育、公共事业、财经、电子信息、土建、农林牧渔、资源开发与测绘、旅游、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等12个专业大类。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9.67%,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7.93%,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5.99%。多位教师分别担任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省政府法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府法律顾问、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多名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管优秀专家、省中青年法学家、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等称号和荣誉 。
学院坚持“立足政法,服务河北,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和“民主意识、理性思维、规范管理、和谐发展”的治校理念,努力培养“富有民主法治理念、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过硬、职业迁移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按照“政字当先,法涵其中,高在素质,强在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并形成了以法律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为特色的“1234N”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一个主题(学生成人、成才、成长),贯穿两条主线(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三项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迁移能力),构建四个体系(法律知识贯通体系、人文素质培育体系、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设计N种途径(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和特点选择校社结合、顶岗实习、预就业、订单培养、课证融合、学训结合、学工交替、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等途径)。现有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省级示范专业3个,国家教指委、省级精品课程13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58门。法律事务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园林技术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学院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两主体、双互动、多融合,共依共赢”的校行(企)合作育人模式,加大了校行(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形成了灵活性、多样化、特色明显的育人机制。一是以法律系“远航班”为代表的“自主创新式”人才培养机制日渐成熟,近三年司法考试通过率均在42%以上;二是以计算机系的“订单班”和财经系的企业“冠名班”为代表的“校企协作式”人才培养机制已见成效,首次推荐就业率达93%;三是以国际交流系航空服务专业为代表的“企业主导式”人才培养机制开创了招生和教学管理新模式。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院建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77个、校外实训基地124个,职业技能鉴定站(所)4个,鉴定 (培训)工种10余个。建设了法律服务中心、文化素养培训中心、园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三大实训中心,跨系部、跨专业、规模大、功能强,集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考试与技能鉴定、真实工作与社会服务于一体,在师资培训、社会服务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尚法、精业、博知、笃行”的职业教育环境与氛围。学院成立了全国首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读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育学生成人”的宗旨,将学生管理作为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实行“以自律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养成。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同步推进“育德”与“增智”,同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技能、健全人格与精神涵养,教育学生有理想、担道义、会做人、善创造,成为能够在社会和专业领域有效发挥精神引领作用的人才。
学院是河北省法学理论研究阵地,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3460篇,出版著作、教材148部,市级以上立项课题662项,获市级以上奖励271项。依托学院建立的省法学会民商法学、刑法学和诉讼法学研究会,在省法学界、法律界享有盛誉,在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学院主办的《河北法学》杂志,创刊30多年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刊发了大量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在法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连续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学院在法制建设、疑难案件办理、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全省各级政法机关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与省高院联合举办了书记员班,为全省法院系统培养速录员,培训全省新任基层人民法庭庭长和人民陪审员1331人。承办了8期石家庄监狱干警“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班培训工作,培训学员480余人;与石家庄东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为其员工开展学历教育。发挥人才和学术优势,向社会提供了广泛的法律服务,成功办理了中国农业银行衡水中心支行100亿美元信用证被骗案件、“三鹿”问题奶粉案件等一批大案要案;多名专家、教授为省领导、省政府决策和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帮助;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常年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基层调解、法制宣传、教育帮扶等多角度公益服务,组织教师、学生参加了河北省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接访,以及“三位一体”大调解、省会“三年大变样”交通导航行动、北京奥运会安检等工作。充分发挥师资和专业优势,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培训等全方面的智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