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政府决定在广州创办一所高等外语院校,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对外语人才的需要。7月,广州外国语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
1965年7月25日,广州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校址定在广州市东北郊瘦狗岭原广东石油学校旧址。9月,首届317名学生正式开学,共设2个系4个专业。
1966年1月,广州外国语学院直属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管理。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发,学院停止招生。
1969年10月,广州外国语学院下放广东省管理。
1970年10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对广东高校实行"调、并、迁、改",中山大学外语系、暨南大学外语系、外贸系以及广州外国语学校并入广州外国语学院,同时更名为"广东外国语学院"。校址迁至广州市北郊黄婆洞原中南林学院旧址。1970年冬,学校恢复招生。
1971年春,508名"小大学生"入学,学制5年。设4个系9个专业。
1972-1976年,在全国招收5届共1258名工农兵学员。
1977年11月,正式恢复广州外国语学院校名,重新归属教育部领导。
1978年,开始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创办《现代外语》。
1980年1月,教育部在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
1981-1982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3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3年,4个系调整为3个系并更名;创办外语夜大学,招收3年制专科生。
1984年,成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1986年,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印尼语语言文学3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成立对外汉语部,招收外国留学生。
1988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被国家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全国5个外语类重点学科之一。成立外国文化研究所(1992更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
1989年,成立对外经济贸易系(1991年更名为国际贸易系)和涉外秘书系。由桂诗春、李筱菊两位教授主持的"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入学英语科考试标准化改革实验"课题通过国家教委鉴定,在广东试行2年后推广至全国(1990年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2年,成立广州外国语学院董事会。
1993年7月,实行人事、分配、住房、医疗和退休养老辅助基金等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1994年秋,推行奖、贷学金制度,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绩点制"教学管理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1995年1月,广州外国语学院划归广东省管理。
1980年12月,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在广州市北郊大朗正式成立,设1个系,2个部和2个教研室。(1979年经外贸部批准,广州对外贸易学院筹建工作正式开始)。
1981年,学院正式面向中南、西南及西藏各省区招生,招收新生80名。
1984年,增设对外贸易企业管理系。
1985年,试点实行院长负责制。成立夜大学,招收2年制专科生。
1990年,调整院系机构,设3个系2个部。
1991年,成立成人教育部。成立董事会,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谷永江任董事会主席。
1994年9月1日起,正式划归广东省管理。
1995年,共设有3个系、5个本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方向和2个专科专业。
1995年1月中旬,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月6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正式宣告成立。8月,首次以新大学名义招生,招收本科生676人、专科生164人。10月,相继成立新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11月14日,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董事会。
1996年1月,校本部和大朗校区财务工作实现全面并轨。上半年,机关各部门全面修订、融合两院的相关规章制度。暑假,对外贸易企业管理系从大朗校区迁往校本部,附设外语学校从校本部迁往大朗校区。
1997年1月,整合资源组建7个学院和1个直属系。
1998年11月,开展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至1999年6月完成。表彰一批从教40周年教师。
1999年6月,成立公开学院。
2000年6月,成立国际法学院。11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成功入选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半年,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试办基地。
2001年,开展教学、科研架构调整、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校内管理体制五项改革。召开新大学首次党代会和制订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三坚持,两适应"的指导思想,着力推行五项改革。成立继续教育学院,与公开学院合署办公。
2002年,推行五项改革,全力以赴争取进入广州大学城建设新校区。
2003年1月,在佛冈会议上,系统提出办学理念、思路、方法、特色。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同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优质教学资源进入广州大学城建设南校区,南校区位于番禺小谷围岛东北部,占地面积1095亩。12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教育部2004年6月发文)。12月,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3月,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9月,南校区(大学城校区)迎来首批4529名新生。成立南校区管理委员会,机构设置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实行"统一领导,职能延伸,条块结合,分类管理"。成立国际学院,统一全校的中外合作办学。
2005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科专业调整和校区布局方案》公布实施。成立高级翻译学院;组建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基础英语学院更名为英语教育学院。提出新一轮深化五项改革,重点推行学院目标管理。11月,学校召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
2006年2月,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5月,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三个五年,分三步走,把广外建设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7月,撤销南校区管委会,校部机关按照"一个部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分区运作"的要求开展工作。9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4个学院成建制安排在北校区,原定进驻南校区的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英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6个学院除毕业生留在北校区外全部进入南校区,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个学院除2005、2006级本科生安排在南校区,其余均安排在北校区。
2007年,获准成为MTI(翻译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
2008年,提出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打造"深度"国际化教育品牌。党委书记徐真华担任广州地区第12棒北京奥运火炬手。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转广外管理。12月,成立财经学院。
2009年,成立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建程贤章收藏室。
2010年,与思科系统国际有限公司等签署合作备忘录,校企合作共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思科信息学院)。
2012年,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到2025年建校六十周年时,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中长期奋斗目标。
2013年,成为广东省深化高校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2014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程》获省教育厅首家核准公布。
2015年,学校“面向国际语言服务的外国语言文学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需求的经管学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2个学科项目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6年12月8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根据该协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在澳大利亚招收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学生,并派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师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为上述两专业学生授课,符合条件的学生将授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位证书。这项协议的签署,开启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境外办学的新篇章。
教学单位 | 专业设置 |
---|---|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语言信息管理) |
英语(国际会展与旅游) | |
英语(文化与传播) | |
英语(高级翻译) | |
英语(英美文学) | |
英语(语言学) |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 金融工程 |
保险 | |
经济学 | |
金融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 国际商务(全英教学) |
商务英语 | |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 |
物流管理 | |
工商管理 | |
电子商务 | |
财经学院 | 财政学 |
税务 | |
审计学(注册会计师) | |
财务管理 | |
会计学 | |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葡萄牙语 |
意大利语 | |
西班牙语 | |
俄语 | |
德语 | |
法语 | |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 阿拉伯语 |
朝鲜语 | |
越南语 | |
泰语 | |
印度尼西亚语 | |
日语 | |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 对外汉语 |
汉语言 | |
汉语言文学 | |
法学院 | 国际政治 |
外交学 | |
法学 | |
英语教育学院 | 教育学(英语教育) |
思科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精算) | |
统计学 | |
网络工程 | |
软件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工作 |
应用心理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
行政管理 | |
高级翻译学院 | 翻译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广告学 | |
新闻学(国际新闻) | |
艺术学院 | 音乐学(艺术管理) |
舞蹈学 | |
艺术设计 | |
音乐表演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校长 | 隋广军 |
党委副书记 | 石佑启、李云明 |
副校长 | 刘建达、何传添、刘海春、陈林汉、阳爱民、焦方太 |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