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片展示


合肥工业大学10年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20/8/14 浏览:713次

1、原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决定在省立第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立蚌埠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

1946年9月,安徽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决定,将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校于当月29号启用新印。

1947年6月3日,学校校址由蚌埠迁淮南洞山。8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在淮南洞山正式成立。学校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三科。

1949年1月,淮南解放。2月2日,淮南煤矿特区政府接管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 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1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6月20日,学校改归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领导。10月,学校改名为淮南工业专科学校。11月28日,淮南煤矿管理总局通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由煤矿管理总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1年3月13日,学校更名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其任务是专门培养煤矿工业所需的技术干部。4月17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6月18日启用新印。

  • 合肥矿业学院

1955年2月,高等教育部和燃料工业部同意在合肥新址建校。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隶属煤炭工业部。1955年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1956年6月,西北工学院矿区开采专业学生65人、教师9人及专业设备一并调整到合肥矿院。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1958年9月,合肥矿业学院改名扩建为合肥工业大学,属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双重领导,迁合肥建校。10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正式成立。

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7月,工大附属中学成立。10月22日,合肥工大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32所重点工科院校之一。同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学校采矿系和地质系的煤田地质专业分出成立淮南煤炭学院。1977年,重新招收本科生,1978年,重新招收研究生。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0年11月22日,学校培养的首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1995年10月10日,由学校和安徽省财政厅共建的合肥工业大学财经学院正式成立。

2、安徽工学院 

1951年,皖北干校并入(合署)皖南革命干部学校。  

1952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皖北干校合并组建安徽干部学校安徽干部学校,后更名为安徽行政学院。

1958年,安徽行政学院、芜湖电力学校(机械科)合并升格为安徽工业专科学校,蚌埠工业专科学校创建,安徽省建设厅干部培训班、沈阳计划经济学校和苏州建筑工程学校(部分)合并组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创建。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机械学院,蚌埠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蚌埠机械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

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

1962年,安徽轻工业学院、安徽交通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专科部分)并入安徽工学院。

1978年,合肥工业大学农机系分出,恢复安徽工学院建制,改名为安徽农机学院。

1978年,安徽农机学院更名为(复名)安徽工学院。

合并组建

1997年2月,机械工业部正式通知,安徽工学院与原合肥工业大学组建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

199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被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0年9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2002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成立。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新校区——翡翠湖校区。

2003年8月,翡翠湖校区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

200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9年,学校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计划。

2007年,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创办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学校。

2010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对口支援北方民族大学。同年9月,由新华社安徽分社、安徽省科技厅和合肥工业大学三方联合共建的科学研究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信息研究院成立。

2012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5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合肥工业大学。9月,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成立。

2014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2015年7月,学校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6年6月,学校由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原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7年2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3月,学校获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9月,学校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位列其中;同月,学校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9年5月,蚌埠市人民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

师资力量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783人,专任教师数2269人,其中正高416人,副高885人;具有博士学位1410人,硕士学位66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与讲座教授12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常胜、刘永胜、何怡刚、陈斌、谢康、梁樑、汪萌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洪日昌、张博、龙建成、姜元春、黄海鸿、付超、段亚君、毕传兴、汪萌、吴宗铨

国家级教学名师:朱士信、杨善林

安徽省级教学名师:朱士信、王左辉、江立成、张崇高、鲁道荣、宋传中、蒋建国、胡学钢、李学良、张辉、朱家诚、方敏、宣天鹏、徐科军、陈新生、朱华炳、唐烁、姚日生、朱晓临、檀江林、高飞、侯整风、黄志斌、程继贵、张本照、张洪斌、杨志林、叶明、张建设、何建民、李早、黄康、刘丽、梁昌勇、崔鹏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