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清代安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安庆菱湖,揭开了安徽百年育人的序幕。
1898 年,清朝光绪皇帝谕令改为求是学堂。
1928 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基础上建立。
1946 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创造了近代安徽高等教育的辉煌。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
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1974年,安徽师范大学建立淮北分校。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
1981年获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同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名次。
2009年被团中央确定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
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
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2014年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体育学、中国史、工商管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12个学科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2014年起,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化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被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2014年,学校被批准接受外国留学生学校资格。
2015年淮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历史学(师范)、英语(师范)、公共事业管理(师范)、学前教育(师范)、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理学(师范)、材料类、电子信息类、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师范)、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5个专业(类),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淮北师范大学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2013年,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学研究项目9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2项,省级科研课题574项,被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12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纸质图书15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各类教室和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
学术期刊
淮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古籍研究》、《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和报纸。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淮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淮北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体育、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研究简讯。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主要用于安徽文献学史和文献学具体内容的研究。
《古籍研究》:由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主要刊发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