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片展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07年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20/8/20 浏览:296次

历史沿革

焦作路矿学堂时期

1909年3月,焦作路矿学堂成立。

1913年12月,首届学生毕业后,英国福公司停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福中矿务大学时期

1915年6月,恢复办学,定名为福中矿务学校,确定每年6月5日为校庆日。

1919年2月,学校举办专门本科后成为一所既有预科又有本科的专门学校。

1921年夏,学校增设大学本科,更名为福中矿务大学。

焦作工学院时期

1931年4月,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私立工学院。

1938年7月,抗战期间,学校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与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所属工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年7月,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9月迁至江苏苏州。

1949年4月,苏州解放,更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9月迁回焦作工学院原址。

中国矿业学院时期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

1951年4月,在天津举行开学典礼和成立大会。

1952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

北京矿业学院时期

1953年9月,学院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四川矿业学院时期

1970年5月,13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从北京搬迁到四川省合川县。

1978年2月,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时期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年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7年,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998年9月,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北京校区。

1999年5月,江泽民为学校建校90周年题词:"开拓创新,严谨治学,把中国矿业大学办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学。"

2003年9月,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来校宣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两地校长分设。

2009年6月,温家宝总理为学校校董孙越崎先生铜像亲笔题字。

2009年10月,教育部复函同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沙河新校区揭牌启用。

 

 

学科建设

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5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博士后流动站

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点

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力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应用经济学 、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美术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矿业工程。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及理论。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部级重点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

  • 北京市重点学科

清洁能源学、土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师资力量

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职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197人,专任教师中73%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7%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中有7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9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42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5个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