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
学校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原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办学以来,已培养了14万多名面向基层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校友遍及海内外,在建筑、机械、电子电气等各行业做出不凡贡献,素有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美誉。
清末民国时期
1896年,林纾、陈宝琛、陈璧等人在福州南台苍霞洲林纾旧居(今福州市台江区苍霞洲46号)创设“苍霞精舍”,光绪二十四年,迁至乌山麓蒙泉山馆,改名绅设中西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苍霞中学堂,设铁路、电报等科。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至南台横山铺(吉祥山),铁路科改为土木科。宣统元年(1909)改为福建官立中等工业学堂。
1914年改名福建公立专门工业学校。
1927年改名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分校,1929年改名福建省立福州理工中学。
高工时期
1933年8月,工科改为福建省立福州工业职业学校,理科改为省立高级中学,两校合用校舍。
1935年高级中学停办。1938年2月迁往长汀,8月龙溪工业职业学校并入,改名福建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高工”)。
1940年1月,土木、建筑两科并到南平,1942年1月学校改名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5年11月,学校迁至福州水部(东水路)。1952年9月改名福建省福州工业学校。
建专时期
1953年7月,分土木科设福州建筑工程学校,迁盖山区霞湖。
1956年1月,改名福州城市建设工程学校,隶属于国家城市建设总局。
1958年,学校由福建省建设厅主管,改名福州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1960年升格为福建建筑工程学院。
1963年学院停办,保留中专。
1969年底(文革期间),学校再次停办。
1974年7月学校复办,建校于今福州市仓山区长安路89号。
1980年,经教育部审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4年更名为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是福建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土建类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1985年3月,中华职教社福建分社和福建省机械工业厅联合创办福建中华职业专科学校,校址位于福州市福马路浦东。
1986年改称福建中华职业大学。
2000年,福建中华职业大学与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有鳝溪校区和浦东校区,校训“敬业乐群”。
2000年福建中华职业大学、福建高级工业学校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10项。参与国家863重大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4项;主持福建省科研重大(重点)专项8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项,其中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得授权专利548项,其中发明专利163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福建工程学院和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陈文哲教授(福建工程学院副校长)科研团队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是福建工程学院办学历史上取得的最高科技奖项,是新世纪以来福建省第4所获得“国家三大奖”的高校,是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取得国家级科技奖项的学校。
科研现状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产学合作紧密:截止2012年10月有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科研机构31个,校办企业14个。与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业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书,与GE公司、西门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一批先进的实验室。主持省级以上科技重大专项7项,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
科研项目与成果
据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经费达1.2亿元。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共6项。发表学术论文287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306篇次。出版学术著作118部。申请专利138件。
科研定位与特色
面向福建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重视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主要从事“三新”研究与“四技”开发,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学校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产学合作紧密。于2012年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专家审批,获得省内唯一奖项,实现了学校在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并承办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主办了第三届制造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大型国家级学术会议,在科研产业的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与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业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书,与GE公司、西门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一批先进的实验室。近年来,该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经费达1.7亿元。
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
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实验室、福建省数字化装备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省级科研机构14个
福建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开发基地等14个
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8项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
福建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中心、建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13个
校级科研机构32个
福建工程学院企业管理研究所等32个
省部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5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2个)、“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
校办企业14家
同时,学校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GE公司、西门子公司、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