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广西省政府建立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址是现为国家4A级景区的雁山园。经李宗仁、白崇禧首肯,省政府任命著名教育家杨东莼为首任校长。
1936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成为广西大学文法学院(后称法商学院)。
1941年10月,教育家曾作忠应广西省政府要求,重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4月改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8月奉教育部令,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同时,广西大学中文、史地、数理化3个专修科并入国立桂林师范学院。
1944年,由于桂林沦陷,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曾短暂疏迁贵州平越。1945年8月,自平越回迁桂林后,得广西省政府同意,以王城为校址。
1946年2月,为平息民主浪潮,切断国立桂林师范学院与广西大学的联系,教育部强令师院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
1950年2月,国立南宁师范学院从南宁迁回桂林,再次并入广西大学,成立广西大学师范学院(后称文教学院)。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奉命撤消。同年8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院系调整的计划,以原广西大学文、理各系留下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在广西大学原址(桂林市将军桥)组建广西师范学院。
1954年学校迁入桂林市王城(现为王城校区)。
1976年在桂林市东郊三里店增设分部(现为育才校区)。
1983年5月28日,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2005年12月8日,在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建设雁山校区,2007年10月7日投入使用。
2012年12月2日,广西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庆典大会在雁山校区隆重举行。
2013年12月8日在北京孔子学院总部,在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和越南驻华大使馆公使黄玉荣的共同见证下,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梁宏和河内大学校长阮庭论分别代表两校签署了《越南河内大学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执行协议》。
2015年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签署关于共建广西师范大学的意见,广西师范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7年,学校被列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5月,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17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自治区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学校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基 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 心、广西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广西高校政工干部培训中心、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究基地、国务院侨办广西华文教育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 训基地等国家或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国家文科基地在终期验收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是全国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地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文科基地。(更新时间:2013年4月12日)
办学成果
截至2017年,本科生共有1375人次在自治区级(含)以上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励195项;学生参加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取得了4项国家专利;22个班级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集体(标兵),85人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2999人次获各类奖学金;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其中2011年达到92%,在区内高校排名前列;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优秀率连续7年位居全区第一。
该校获得一批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奖。连续9年共开展18期“大学生理论学习月”活动,获得广西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连续举办12届“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连续10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委的联合表彰。
2011-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共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17项(超出计划完成数26.8%),连续实现多个重大项目突破,包括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22项,科研经费总计4.03亿元。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