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由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革命家何长工选址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了新中国最早的唯一的设置有经济类专业的地质院校——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是直属于地质部领导的5所院校之一。
1954年,由华北地质局领导改为由部直接领导;同年举行第一届新生开学典礼。
1955年,学校法定名称由“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改为“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 学校建立了矿产地质和勘探专业科,以及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制图、工程力学、测量、矿物、岩石、普通地质、勘探技术等13个学科委员会。
1956年,水文地质专业改名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经地质部批准,将原矿产专业科、水文物探专业科撤消。分设3个专业科,即:地质科、物探科、财会科。
1957年,学校组成体育、数学、语文、政治、化学、物理、制图、工程力学、勘探技术、普通地质、构造矿床、工程地质、专门水文地质、建筑工程学与地貌学、普通水文与水力学、地质机构会计核算、统计学原理、国民经济与政治经济学18个学科委员会;增设统计专业。
1960年,增设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探矿机械两个专业;成立函授科。
1961年,撤销探矿机械专业。
1962年,撤销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简称石油专业),留下矿产地质勘探(简称矿产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计统财会(简称计财专业)3个专业;停开函授教育。
1965年,归属河北省地质局领导。
1970年,学校校名改为“河北省宣化地质学校”。
1971年,改办河北地质学院,学院以省管为主,党的关系隶属院所在地市党委。
河北地质学院(1971——1996年4月)
1972年,学院建立地质经济管理系,设计划统计和财务会计两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1973年,原政治教研组改为马列主义教研室。
1974年,成立探矿工程系;建立了同位素实验室(以钾氩法为主)、差热分析实验室、X光衍射实验室、孢粉实验室、电模拟实验室。同位素实验室以后发展为碳同位素及碳14实验室、包裹体测温实验室、光谱实验室,逐步组成综合性测试实验室(或测试中心)。
1976年,学院增设地震专业。
1977年,学院成立岩矿分析系,1980年撤销。
1978年,改为实行地质总局、河北省双重领导,以地质总局为主。
1979年,建立了4个研究室。即:燕山杂岩地质研究室、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研究室、水文物探研究室、地质经济研究室。
1981年,将地质经济管理系的地质经济管理专业划分为地质财务会计、地质计划统计两个专业。
1982年,学院成立德育教研室;探工系撤消。
1984年,将水文专业改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水文系改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水文系)。
1985年,地矿部决定:河北地质学院迁至石家庄市。
1986年,院党委讨论将“勤奋、求实、团结、创新”八个字正式确定为本院校风;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经济与管理等3个门类、6个专业15个研究方向。
1987年,地质经济研究室升格为地质经济研究所。
1988年,“成矿学与预测找矿方法研究所”正式成立;举办高等函授教育。
1989年,89级新生在新校举行开学典礼。
石家庄经济学院(1996年5月——2016年2月)
1996年,河北地质学院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撤消资源科学技术系、环境与工程系;成立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原教务处体育教研室升格为体育课教学部。
1998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中我院为合格学校。
2000年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国土资源部管理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
2001年,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代管理研究所;我院地层古生物及前寒武纪地质学家杜汝霖教授荣获第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03年,对原有教学单位进行了适当调整,成立了18个学院,2个中心、1个部、4个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企业管理、矿产普查与勘探3个学科成为我院首批硕士点。
2006年,获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地质工程,会计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地质工程)和工商管理硕士(MBA)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得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省部共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协议”,学校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2014年,获得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