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片展示


湖南大学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20/11/8 浏览:738次

北宋至晚清

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建立岳麓书院。

公元1008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

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书院山长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

公元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延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

公元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访院,与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史称“朱张会讲”。开书院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极大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

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岳麓书院再次进入到繁盛时期。

公元1246年,宋理宗御赐“岳麓书院”额。

公元1275年,蒙古军队攻潭州,岳麓书院被烧毁。那时岳麓书院几百学生参与战斗, 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元统治者统一全国后,极力推动书院的恢复和发展,公元1286年,学政刘必大重建书院。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岳麓书院,仅废10 余年的岳麓书院又开始恢复生机。 1314 年(延元年)郡别驾刘安仁再次主持大修。

元末战乱再起,岳麓书院又于 1368 年(至正十八年)毁于战火。

明代初,朱元璋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的政策。重视地方 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百余多年。

成化(1465-1487)年间,书院开始逐渐恢复。1432 年(宣德七年),由民间 集资促成岳麓书院最早的一次修复。1469 年(成化五年),长沙知府钱澎再次兴 复书院,但不久又废。1494 年(弘治七年)长沙府通判陈钢终于使岳麓书院基本 恢复旧貌。

公元1507年,阳明心学一代宗师王守仁(又称王阳明)来岳麓讲学。是继南宋湖湘学派之后,岳麓书院又一次重要学派活动,昭示岳麓书院又一个学术繁荣期的到来。

公元1643年,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队进攻长沙,书院在混战中被毁。

公元1652年,清代初朝廷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清顺治帝曾调令:“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实谈废业”。湖南巡抚彭禹峰聘请长沙府攸县县学生刘自主持岳麓教事,顺治末年对书院的抑制政策开始松弛,康熙、雍正 年间进而实行支持和鼓励政策。

公元1668年,湖南巡抚周召南重建岳麓书院,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

公元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叛乱,攻克长沙,岳麓书院即兴即毁。

公元1684年,湖南巡抚丁思孔又重建岳麓书院。

公元1687年,清康熙帝赐御书“学达性天”匾额。

公元1733年,清雍正帝诏令岳麓为省城书院,进一步推动书院的发展。

公元1743年,清乾隆帝赐御书“道南正脉”,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

公元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仿学海堂制,在此创设湘水校经堂,首开书院教学改革之风。

公元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攻长沙,岳麓书院受到战火毁坏,史称“书院毁半”,随后院长丁善庆又逐次修复。

公元1868年,湖南巡抚刘昆主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建。

清末,岳麓书院顺应历史潮流,设译学、算学等科,增置时务和西学图书,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参与创办时务学堂。

公元1897年,长沙时务学堂创立,1899年改为求实书院,1902年改为湖南省城大学堂。

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成立湖南高等学堂。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改元。教育部颁布《壬子学制》,湖南高等学堂奉令停办,工科学生按志愿送到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后更名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迁入。

1915年,民国四年十二月《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志·建制第二》载:“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即故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编撰的《形势第一》对校址岳麓山的地势,《建制第二》对校产岳麓书院的所有建筑以及作为前身的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揭示第四》对岳麓书院全部重要揭示,包括讲堂揭示,斋舍揭示,膳堂揭示,均详细述载和书录,作为校史和学校教育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并称:“一切仍之”。

1917年5月,杨昌济、杨树达等向湖南省政府呈文,倡议筹办湖南大学。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令停办,并入武昌国立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接收了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的全部校产和一部分教师。

省立湖南大学民二四级土木系全体毕业生留影
省立湖南大学民二四级土木系全体毕业生留影
1926年,湖南工业、商业、法政三个专门学校合并,正式成立省立湖南大学。

1927年省立湖南大学更名为湖南工科大学。

1927年省立湖南大学(农科、高中部)参与合并组建湖南省立农业学校,现发展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1928年湖南工科大学更名为省立湖南大学。

1937年,省立湖南大学被国民政府确立为国立湖南大学。

1938年,侵华日军逼近湖南,国立湖南大学开始筹划西迁事宜。湖南省教育厅曾建议湖南大学西迁溆浦。但考虑到辰溪有火电厂,能源充足,水陆交通方便,学校决定迁往辰溪。

1938年4月10日14时,日军飞机轰炸长沙湖南大学,当时华中、华南地区最大的湖南大学图书馆被炸毁,中外名籍荡然无存。所幸中央博物院南迁于此的珍贵文物于一周前迁运。科学馆亦被炸,该馆的仪器药品设备全部被震毁。第一、第五学生宿舍等中弹倒塌,第一院、第二院、工厂及学生二舍、四舍等处被震毁。暂居于岳麓书院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西迁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亦损失严重。国立湖南大学以英、德、法、日四种文字向中外文化界发表宣言,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取得国际间广泛的同情与支援。

9月,湖南大学选址在湘西辰溪县城对河的龙头脑,开始建造校舍。10月中旬起,湖南大学师生分批到达辰溪,在龙头垴正式开课。

1939年4月11日至1941年10月29日,日军22次轰炸辰溪龙头脑等地,湖南大学辰溪分校损失严重,艰难办学。长沙会战,大学停办,详见 长沙会战。

1941年4月18日至5月7日,日机再次轰炸长沙岳麓山湖南大学本部,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彻底炸毁。

1945年9月,抗日战争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告终。9月15日,第四受降区受降仪式在长沙湖南大学操场上举行。10时正,在湖南大学科学馆(现为校行政楼)举行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暨长衡地区受降长官王耀武将军和美军代表金武德接受日军第20军团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投降的受降仪式。

1945年10月,湖南大学迁回长沙岳麓山。

1946年,国立商学院并入。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9月,国立湖南大学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并更名为湖南大学。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任命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同年,省立克强学院、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民国大学等校并入,组成文艺、社会科学、教育、财经、自然科学、工程、农业等7个学院、25个系,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是湖南省最高学府。

1950年4月,教育学院音乐系和音乐专修科师生调往武汉中原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院系调整后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水利系师生调往武汉大学。

1950年8月20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1951年3月,农业学院调出与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组成湖南农学院(即湖南农业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奉命撤销,改为工科专门学校,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在原址成立。前一些调整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了。

1952年10月,工程学院矿冶系和矿冶研究所师生调往长沙成立中南矿冶学院(即中南大学)。同年11月,工程学院化工系师生调往广州成立华南工学院(即华南理工大学)。

1953年10月前,从湖南大学调出去的各院系师生陆续离校的是:自然科学院的数学(部分)、物理(部分)、化学(部分)、生物,文学院的中文(部分),社会科学院的历史(部分)等6系325名学生和13位教师,于10月2日出发,前往武汉大学。

1953年10月3日,财经学院的会计、统计、企业管理、财政金融、合作等系师生527名以及社会科学院经济系师生部分去中南财经学院(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去武汉大学。文教学院的中文系、外文系(小部分)、教育系及社会科学院的历史(部分),自然科学院的数学(部分)、物理(部分)、化学(部分)等系,师范专修科的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师生调出成立湖南师范学院(即湖南师范大学)。文教学院外文系大部分师生、历史系一部分师生去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地理系大部分师生去中山大学,一部分师生去河南大学。 社会科学院的政治、法律两系师生调往武昌成立中南政法学院(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学院的电机、机械两系师生及有关实验设备全部调往武昌成立华中工学院(即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学院的土木结构组、电机系的电机组共7位教师和135名学生调往成立华南工学院(即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院矿化专修科师生调中南矿冶学院。师范专修科的地理师生调往成立华南师范学院(即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华南工学院(铁道系与土木系)、南昌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四川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武汉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河南大学(数理和土木系)、云南大学(铁道系与土木系)并入。

这次调整中,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湖南大学被“肢解”,只有土木建筑学科得到加强。对于一直倡导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湖南省和湖南大学而言,受到“重创”,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湖南大学赢得了土木建筑学科的春天,一举奠定该学科日后在全国的顶尖地位。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并称为中国土木学科中的“三驾马车”。

1958年,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增设机械、电机、化工三系,更名为湖南工学院。

1959年,湖南工学院恢复为湖南大学,增设文、理科,设十二个系,重新确定文、理、工综合性大学发展模式。1960年,湖南大学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铁道运输三个系和部分公共课教研室分离出去,另辟校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即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1962年,湖南大学中文系、生物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即湖南师范大学)。

1963年,上海机械学院(汽车专业)、湘潭电机学院(电机等5专业)、南京汽车制造学校(汽车专业)并入。

1964年,湖南大学再度被调整为工科大学,但保留了大量理科的教学、科研师资力量,为后来重建理科院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8年以后,在保持工科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加强了理科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文科,加快向综合性大学恢复。

2000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直属于教育部的原湖南大学与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被誉为“财经黄埔”的原湖南财经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湖南大学。

2002年,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大学。

2014年09月19日,湖南大学MBA/EMBA教育项目正式通过AMBA国际认证。该项目是湖南省首家通过AMBA国际认证的MBA/EMBA教育项目。(AMBA于1967年成立于英国,是专门针对MBA/EMBA教育项目的国际认证机构,是全球最具权威的三大商学教育认证体系之一) 

2015年05月1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湖南大学、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又称“罗切斯特理工大学”)三方在深圳市民中心共同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决定在深圳联合创办“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该学院同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九校一道被誉为“深圳高等教育的十朵金花”。 

2016年04月26日,成立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 

2016年06月,湖南大学入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名单。

2016年08月10日,由长沙市城投集团岳麓山旅游文化公司建设的“两山一湖”双创基地举行签约仪式。“两山一湖”即天马山、凤凰山、桃子湖,总用地面积1228亩,配套服务设施42000平方米。根据市委、市政府和湘江新区的决策部署,城投集团按照“创新、创意”的原则,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就利用“两山一湖”物业来发展“双创”产业达成一致:湖南师范大学利用“两山一湖”北区A组团物业约6650平方米打造成为“桃子湖文化创意产业园”,湖南大学利用“两山一湖”南区、中区及北区C、D组团约30000平方米打造成为“创新创业中心”。

2016年12月11日,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与湖南大学签订协议,共同组建湖南大学张艺谋艺术学院。 


2017年03月23日,湖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签署了《湖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关于联合创办“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的协议》和《湖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联合创办“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探索高层次物理学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2017年08月,湖南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单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科研论文,取得历史性突破。该科研论文题为《二维异质结、多异质结、超晶格的通用制备》,通讯作者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段镶锋教授和段曦东教授,第一作者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正伟和博士后陈鹏。 

2017年9月,入围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5月,学校设有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教学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卓越计划"国家级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近五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

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金融学、web应用软件工程、数字图像处理、国际公法原理与案例研究、生态学、金融学

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18年5月,学校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有20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湖南省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

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两山一湖”创新创业基地,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56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与32 个省(市,自治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国家设立的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等近数百家用户单位提供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服务。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