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的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师范学校获得新生。1952年8月迁到江南(现吉林二中校址)。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
吉林医学院的前身是1928年孙宗尧创办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 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
吉林林学院的前身在吉林林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1958年3月,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1960年5月,更名为吉林林学院。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吉林省最早的工业学校--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始建成于1920年9月,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1935年,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1984年10月,改名为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579人,其中专任教师1599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8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4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级专家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具有长白山学者、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高层次人才126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华大学-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农学)、北华大学-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医学);1个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10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等);2个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自动化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精品课1门(森林植物学),省精品课程31门,省优秀课程60门;6个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13个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药学、护理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
另外,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学校、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示范学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