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其前身最早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东甘霖村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
1945年7月,训练班扩建为“战邮”学校,嗣后,一度称为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及山东邮政专科学校。校址先后辗转在鲁南、临沂、五莲等地。
1942年至1947年间,训练班主任及嗣后学校校长均由当时战邮总局局长赵志刚兼任。(赵志刚在建国后曾长期担任邮电部副部长主管邮电教育工作)。
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
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
1942年至1949年建国之前的八年间, 学校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邮电通信中坚人才。
1950年12月,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
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间,经邮电部决定一度 改隶由华东邮电管理局领导辖管并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
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至1958年7月。
1948年至1958年的十年间,担任学校主要领导人的先后有盛同、耿国兴、曹丹辉(华东邮电管理局局长兼任校长)、刘砚田、李雪枫、沈毅力、于江、刘维毅等。
1958年8月,国家批准,邮电部以(58)干校字第60号通知,“兹决定自本年八月份起将南京电信学校改为高等学校并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本科设置无线电通信与广播、电报电话通信和邮电组织与计划三个专业;专科所设专业与原专科班同,最终容量定为4000人。将南京邮政学校并归南京邮电学院。”
1958年9月,无线电通信及电报电话通信两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194名及电信专科生48名入学。
1972年5月至1973年2月曾一度更名为南京电信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学院主要领导人有:秦华礼、秦剑秋、郭祥云、王洪滨、谢玲、郑薇薇。
南京邮电大学是邮电部(1999年3月后为信息产业部)部属重点院校;自2000年2月全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后,南邮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2005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2011年进入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简称“卓越计划”;并于同年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第18届全权代表大会上,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批准的国际电联学术成员。
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参与“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013年7月23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南京邮电大学。
2016年5月,国家邮政局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建现代邮政学院和现代邮政研究院。
2017年8月,南京邮电大学“微纳器件与信息系统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7年9月,南京邮电大学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17年10月,南京邮电大学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7.7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3.74%。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国外院士4人、IEEE Fellow6人。现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联、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统计学会等机构。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领域)15个,本科专业55个。目前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入选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