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毕业证样本学校介绍 河南大学还有什么院系专业?
时间:2019/2/13 在线QQ: 微信电话:【18973889360】 点击:580次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1940年,嵇文甫先生创作的河南大学校歌,激励着一代代河大师生不断奋斗,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繁荣做出卓越贡献。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使河南大学在最近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文化影响力排行榜》中名列第26位,跻身全国高校百强第一方阵。初夏时节,大河报记者走进河南大学,重温这所百年名校的绰约风华。
千年传承扎下文化之“根”——科举制的终结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兴起之地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选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汇聚河南大学堂等校文脉。1923年起,历经“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后多次易名,1984年重新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河南大学。”
寥寥一百余字,是105岁的河南大学最简略最平静的自述。
但其文化渊源,可追溯千年。
后周和北宋,这里是最高学府——国子监所在地,清朝又建起规模宏大的河南贡院。千余年间一直书声琅琅,文人云集。
1904年,这里举行了清代最后一次全国会试。次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辛亥革命后,西风东渐、思潮涌动,一些有志之士不愿恭顺地走进黑暗,开始把目光转向世界。1912年,林伯襄等进步人士在河南贡院旧址上创办了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简称预校),和当时的清华学堂、南洋公学一同成为中国的三大留学基地。
这里,不仅是中国千年科举制度的终结之地,也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兴起之地。
漫步于明伦校区的近代建筑群内,仿佛在一个世纪的中西合璧书院中穿越。
历经百年风雨,青灰色的方砖柱瓦,留下岁月的斑驳厚重,让人心生敬意;古城墙下、铁塔湖畔飘来的琅琅书声,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4月15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莅临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调研时感慨道:“进入河大,感觉到悠然的岁月飘来了书香。”
百年积淀凝练出河大风骨——宠辱不惊、百折不挠
105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大经历了众多的艰难险阻,由此形成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风骨。
1912年,林伯襄先生为改河南教育的困境,发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的高呼;五四运动中,预校师生奔赴街头慷慨陈词,痛斥“卖国贼”;“五卅惨案”后,“中州大学”竖起来“中州大学暂编学生第一军”的大旗……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河大始终站立在爱国运动的最前端。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高校纷纷南下“避难”。河大师生也辗转豫南、豫西、陕西等多地流亡办学,一去就是八年。
在豫西潭头,河大师生到达仅5天就恢复了正常教学,学生在土坯和砖头上听课,老师在关帝庙内办公,上神庙改为资料室、菜园子辟为园艺场……在艰苦的条件下,河大以上课总时数全国第一、综合评估全国第二的成绩,由省立升级为国立。
建国之初,河大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参天大树”,并逐渐“开枝散叶”:农学院独立后发展为今天的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后发展为河南医科大学(后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独立后发展为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已并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大学、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
改革开放后,河大再次“重整旗鼓”——调整专业结构、搭建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中外合作,迅速发展成中部地区最有实力和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目前河大拥有12大学科门类,94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46个硕士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82个博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职工生5万余人。
春秋耕耘结出累累“硕果”——50余万名学子人才辈出
大学之大,在于名师——名师出高徒。
河南大学不乏名师。
前有冯友兰、嵇文甫、郭绍虞、李嘉言、任访秋、高文、赵俪生……现有朱绍侯、王立群、耿明斋、宋纯鹏、万师强……薪火不断。
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千人计划青年、国家优秀青年、百千万工程入选者、中院学者……纷至沓来。
一代代名师在河大的课堂上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课堂下躬身研究、著书立说,分则独领风骚,聚则群星灿烂。
在名师带动下,河南大学已拥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5个国家学术平台。
2008年,河大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河大成为河南唯一一所入选国家“111计划”的大学。
河大更不缺高徒。
105年来,河南大学共计培养出50余万名本硕博毕业生,其中既有老一辈国学大师,也有新生代科研巨匠。
在校史馆中,收录着1918年第一批河南留学生的照片,黑白照片上人物风朗才俊,满面意气风发。
流亡办学时期,河大仅医学院就培养出一大批顶级医学人才,眼科专家、2016年最美医生张效房,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
2006年就读于河大的师冰洋,现在已经是“攀登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麦考瑞大学生物医学联合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并于2016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
57名两院院士和学部委员、150名省部级以上领导、文艺大师、科研巨匠、商海精英……一位位行业翘楚、权威、开拓者、领路人都以河大为起点,书写各自的精彩传奇。
美国校友会、加拿大校友会、澳大利亚校友会……河大校友的身影早已遍布全球。
迈步世界融入“国际范”——每年500名留学生从河大走向世界名校
文化无国界,教育亦如此。
历经百年风雨,河大这棵“文化大树”的影响力早已穿越国界,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地传播。
201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对河大国际化办学提出更高期望: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努力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其实,河大一直走在对外交流的路上。
105年前河大创立之初,就是为派遣学生留学欧美服务。彼时,学校已经开始聘请外籍教师、选用国外原版教材。
目前,河大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2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知名高校在9个本科教育项目(教育部批准)开展合作。
河大国际教育学院仅2007年到2016年的4000多名毕业生中就有1500多人出国。其中,超500人被录取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遍布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有500余名学生出国深造、交流。尤其是迈阿密学院于去年开始招生,更是学生出国学习最好的助推剂。
在2016届该院毕业生中,国内外读研率再次突破40%,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使河南大学在最近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文化影响力排行榜》中名列第26位,跻身全国高校百强第一方阵。初夏时节,大河报记者走进河南大学,重温这所百年名校的绰约风华。
千年传承扎下文化之“根”——科举制的终结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兴起之地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选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汇聚河南大学堂等校文脉。1923年起,历经“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后多次易名,1984年重新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河南大学。”
寥寥一百余字,是105岁的河南大学最简略最平静的自述。
但其文化渊源,可追溯千年。
后周和北宋,这里是最高学府——国子监所在地,清朝又建起规模宏大的河南贡院。千余年间一直书声琅琅,文人云集。
1904年,这里举行了清代最后一次全国会试。次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辛亥革命后,西风东渐、思潮涌动,一些有志之士不愿恭顺地走进黑暗,开始把目光转向世界。1912年,林伯襄等进步人士在河南贡院旧址上创办了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简称预校),和当时的清华学堂、南洋公学一同成为中国的三大留学基地。
这里,不仅是中国千年科举制度的终结之地,也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兴起之地。
漫步于明伦校区的近代建筑群内,仿佛在一个世纪的中西合璧书院中穿越。
历经百年风雨,青灰色的方砖柱瓦,留下岁月的斑驳厚重,让人心生敬意;古城墙下、铁塔湖畔飘来的琅琅书声,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4月15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莅临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调研时感慨道:“进入河大,感觉到悠然的岁月飘来了书香。”
百年积淀凝练出河大风骨——宠辱不惊、百折不挠
105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大经历了众多的艰难险阻,由此形成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风骨。
1912年,林伯襄先生为改河南教育的困境,发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的高呼;五四运动中,预校师生奔赴街头慷慨陈词,痛斥“卖国贼”;“五卅惨案”后,“中州大学”竖起来“中州大学暂编学生第一军”的大旗……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河大始终站立在爱国运动的最前端。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高校纷纷南下“避难”。河大师生也辗转豫南、豫西、陕西等多地流亡办学,一去就是八年。
在豫西潭头,河大师生到达仅5天就恢复了正常教学,学生在土坯和砖头上听课,老师在关帝庙内办公,上神庙改为资料室、菜园子辟为园艺场……在艰苦的条件下,河大以上课总时数全国第一、综合评估全国第二的成绩,由省立升级为国立。
建国之初,河大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参天大树”,并逐渐“开枝散叶”:农学院独立后发展为今天的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后发展为河南医科大学(后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独立后发展为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已并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大学、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
改革开放后,河大再次“重整旗鼓”——调整专业结构、搭建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中外合作,迅速发展成中部地区最有实力和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目前河大拥有12大学科门类,94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246个硕士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82个博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职工生5万余人。
春秋耕耘结出累累“硕果”——50余万名学子人才辈出
大学之大,在于名师——名师出高徒。
河南大学不乏名师。
前有冯友兰、嵇文甫、郭绍虞、李嘉言、任访秋、高文、赵俪生……现有朱绍侯、王立群、耿明斋、宋纯鹏、万师强……薪火不断。
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千人计划青年、国家优秀青年、百千万工程入选者、中院学者……纷至沓来。
一代代名师在河大的课堂上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课堂下躬身研究、著书立说,分则独领风骚,聚则群星灿烂。
在名师带动下,河南大学已拥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5个国家学术平台。
2008年,河大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河大成为河南唯一一所入选国家“111计划”的大学。
河大更不缺高徒。
105年来,河南大学共计培养出50余万名本硕博毕业生,其中既有老一辈国学大师,也有新生代科研巨匠。
在校史馆中,收录着1918年第一批河南留学生的照片,黑白照片上人物风朗才俊,满面意气风发。
流亡办学时期,河大仅医学院就培养出一大批顶级医学人才,眼科专家、2016年最美医生张效房,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
2006年就读于河大的师冰洋,现在已经是“攀登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麦考瑞大学生物医学联合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并于2016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
57名两院院士和学部委员、150名省部级以上领导、文艺大师、科研巨匠、商海精英……一位位行业翘楚、权威、开拓者、领路人都以河大为起点,书写各自的精彩传奇。
美国校友会、加拿大校友会、澳大利亚校友会……河大校友的身影早已遍布全球。
迈步世界融入“国际范”——每年500名留学生从河大走向世界名校
文化无国界,教育亦如此。
历经百年风雨,河大这棵“文化大树”的影响力早已穿越国界,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地传播。
201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对河大国际化办学提出更高期望: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努力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其实,河大一直走在对外交流的路上。
105年前河大创立之初,就是为派遣学生留学欧美服务。彼时,学校已经开始聘请外籍教师、选用国外原版教材。
目前,河大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2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知名高校在9个本科教育项目(教育部批准)开展合作。
河大国际教育学院仅2007年到2016年的4000多名毕业生中就有1500多人出国。其中,超500人被录取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遍布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有500余名学生出国深造、交流。尤其是迈阿密学院于去年开始招生,更是学生出国学习最好的助推剂。
在2016届该院毕业生中,国内外读研率再次突破40%,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