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毕业证样本
时间:2020/6/5 在线QQ: 微信电话:【18973889360】 点击:677次
武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商学融合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就业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无疑给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错综复杂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毕业生都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新春伊始,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董浩、卢树桦等一大批2020届毕业生却通过努力,获得各大企事业单位的亲睐并成功签约,纷纷找到了心仪的“归宿”,实现高质量就业。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中不胜枚举。是什么让该专业的学子们在就业路上披荆斩棘、底气十足?究其原因,他们所学专业在业界享有高口碑等“硬实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过硬等“软实力”,提升了他们在职场中的就业竞争力,进而让他们的就业路越走越稳、越来越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武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始终秉持创新、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专业焕发勃勃生机:学校“双万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国际商学院(AACSB)成员单位、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从2004年创办至今,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将无数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该专业已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有成果:“商学融合”成绩傲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社会对商科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经济管理学科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专业发展将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亟待破解的一个重要难题。
仔细翻看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商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业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不难看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是蕴含其中的核心要义,该专业的各项改革都应围绕此开展。
跬步至千里,小流成江海。经过16年的沉淀积累,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我校传统学科专业代表已建立起了诸多的专业优势,并成为我校最受高考学子欢迎和企业重视的王牌专业之一。近年来,该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校“成功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为“指挥棒”,通过搭建开放的学术与实践教育平台,整合政府、企业以及全球优质教学资源,依托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湖北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广信商学院试点学院等平台,坚持“商学融合”理念,实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发展赢得了良好口碑。
“目前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校工商管理系主任邓伟自信满满地介绍道,优势之一是启动了“双A认证”,其作为学院的重要战略举措和推手,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工作的推进,不仅有助于促进学院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还可以通过贯彻其“商学融合、不断改进”的创新精神,以“双A认证”标准为建设标杆,进一步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即包括领导体系、教学改革、科研活动在内的全方位发展。优势之二是学校与湖北广信科教集团共同创办了广信商学院,该学院已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第四批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其凭借独特的“商学融合”路径,构建起新型商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发展进入到了学院、企业深度合作的新阶段,形成了双方共管共治的新型管理模式,并在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引入企业资源,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建立了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实践意义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创新在不断继续,优势也在不断凸显。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还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多元化”培养路径。目前,该专业已承担了“跨境电商产学合作‘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虚拟仿真综合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方案”等10多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与校友企业、社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了广信科教集团、万科集团、中商平价等20多个实习基地;创建了多期以校企联合开办“企业冠名特色班”,如工商管理实验班、广信班、恒业班等,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和社会影响。2004年开办的“工商管理实验班”,其中29人中有27人成长为企业老板,另外2人考取公务员;2006年开办的“广信恒业班”,有近一半以上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创办的企业遍布各个领域、各个地方。
近几年,该专业通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再次加大“引企入教”步伐,积极构建“商学融合”新矩阵,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2019年新开设的“工商管理精英班”是由商学院与广信科教集团联合创办,采用订制培养模式专门组建的教育改革试点班,2020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60名学生。
“该精英班将在全球范围内选聘名校教授及知名企业高管来承担教学任务,并为每位学生配备企业家导师,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素养。广信商学院领导和我校校长赵作斌教授亲自参与班级运营、课程安排及实践活动等,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式、案例式及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展开实战化教学。课程体系将与定向培养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与AACSB认证标准接轨,同学们可进入合作企业实现挂职带薪实习,企业将选聘优秀毕业生作为后备干部培养。”面对诸多优势,工商管理精英班负责人战湛老师兴奋地介绍道。
2019年11月,为培养学生国际化思维、拓展经营思路,学院组织2019级工商管理精英班学生前往北京参加了第十二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的会务服务工作。该班学生在出色完成任务的同时,还从国家政府部门官员以及各界商务精英讨论中了解了最前沿的工商管理专业重点议题,学习到了很多跨国经营相关知识,开阔了眼界,对工商管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近日,又一喜讯传来,湖北省教育厅发文公布了湖北省高校进入省一流专业立项建设名单,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榜上有名。这个名单一经推出,该专业再次成为全校瞩目的焦点。“这次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是一个促进专业内涵发展的大好时机,该专业一定要紧紧围绕应用型、行业急需的人才定位来开展‘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商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培养的人才能真正与社会需求契合。”副院长陈洪权强调道。
有成效:花式教学“金课”过硬
办公室内,一张方桌,邓伟老师正伏在桌上进行着备课工作。作为工商管理系主任,邓伟主要负责讲授《管理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专业课程。她凭着扎实的专业和教学功底以及强大的亲和力,深受学生欢迎,曾荣获2016年、2018年商学院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
“课程是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本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邓主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觉得给学生们讲课生动有趣很重要,老师们应多从学生喜爱的视野切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企业项目和案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他们的知识接受度和学习兴趣。”这便是邓主任的授课之道。
除了“与生同乐”的讲课方式,该专业教师团队还一直潜心于特色工商管理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积极构建“商学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建设“双接轨”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开展企业实战训练、商业项目策划与运作,参与专业大赛、专业性社会实践等方式,落实专业教学工作要求。
“以上数据就是目前这个企业的现状,现在请各位同学想想,如果你是这个企业的老板,你会如何去管理和挽救这个企业呢?”在《创业管理》的课堂上,肖明华老师举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作为案例,向学生们发起了课堂讨论。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他尤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在肖老师的课堂上是“家常便饭”。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肖老师经常将疫情期间发生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和企业复工复产案例结合,尝试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因势而新,同向同行,做好特殊时期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还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理念和新模式,依托腾讯QQ、蓝墨云等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对“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之道”等问题的思考,鼓励学生开拓思路,结合专业知识和行业实际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当下疫情中企业管理策略的讨论中。
王鑫作为工商管理1801班的学习委员,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深有感触:“我们专业有很多课程都采用项目化方式进行授课,该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商科类学科,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带着任务去学习,学习积极性很高。”校长赵作斌教授表示,知识只有内化了才真正是自己的,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相比纯灌输式的授课效果要好得多。
2019年2月26日凌晨5点,广信班学生开始了一天的“城市美容”工作。他们来到江夏区沙羡街、熊廷弼街等街道,与环卫工人一同劳动。“顶岗当环卫工”是学院给他们安排的“开学第一课”,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江夏区部分街道进行清洁打扫。3月11日,该班全体同学“入驻”乡村小学帮扶留守儿童,他们去到江夏区法泗街道桥头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公益实践课,和留守儿童同吃同住,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此类公益实践并非单纯的志愿服务活动,而是纳入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该班的项目实践课和特色课程之一。通过这类实践课,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
“通识、专业、创新创业这三大教育要求的意义是非凡的。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成才亦成人,教育的同时注重其内涵发展,才能助学生驰骋业界。”工商管理系李纵云老师说。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商学院近年来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利用IT、网络技术和专业实验实训软件系统构建了完善的经济管理IT实验教学平台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目前,可供工商管理专业使用的实验室有ERP实验室、营销物流实验室、公司营运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会计财务实验室、人才测评实验室等,完全可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此外,学院还先后与近12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合作关系,可供300余名学生进行实习。
“本专业还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结构优质的国际化、双师型教师团队。这其中不仅包括从教20余年的资深教授,也有名校毕业的青年博士;不仅有教学骨干,也有业界精英。”邓伟主任表示,该专业还将进一步对师资队伍进行了优化,大力引进国际知名教授、企业高管来校授课,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与社会接轨、与国际接轨。
“商学融合,学以致用。”商学院副院长陈洪权介绍,工商管理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商业案例为出发点,把“纸上谈兵”的理论课变成“真枪实弹”的项目实操课。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切身实地的体会商业情景。通过头脑风暴、项目路演,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有突破:人才培养万紫千红
秉持着“商学融合”的办学思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积极创造了一系列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进而促进学子的终身发展。在不断探索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已成功向社会输送大批在国内知名企业从事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从“一枝独放”走向“万紫千红”。
一个个数字见证着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近年来,该专业师生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赛奖励共计510余项,其中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项目39项,获得创新创业类竞赛大奖7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中获奖40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培养了如心创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卢伟坚、完美网络服务公司董事长刘统洲、湖北醉三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景韬等一大批成功企业家。
工商管理系教师贺艳芳对近年来该专业师生取得的各项成果感慨良多。“看到学生们的成果,我觉得我们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正确的,对课程进行多样化设计虽然很繁琐,但取得的成就是可喜的。”
“如今建材行业正面临着重要发展阶段,对建材采购师的需求非常大,这也正是我作为一个建材行业的总裁,更作为一位工商管理专业老学长希望大家把握住的机遇!”在商学院九楼报告厅中,一位男子神采奕奕地向着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他的创业故事,他便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3级校友卢伟坚。现任心创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天使投资人的卢伟坚创业经验精彩,投资经验丰富,如今他已投资超过50个互联网项目,布局超过15个大建材产业项目,旗下多家企业规模超10亿,亚细亚、建材采购师更是超百亿的项目。
“我自己是一个大三学生也是一个创业者,你也是一个创业者,那你可以在创业道路上给我一些建议吗?”“我觉得你们在创业中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再就是内心要善良。”这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4级校友刘统洲与直系学弟闫廷哲的一段对话。
名下已有武汉完美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武汉中电云计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刘统洲深感大学生创业的不易,他感谢熬过那段苦难时光的自己,更感谢大学里专业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以及“商学融合”特色教学模式对他在创业思维上的影响,是这些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了立足之地。
工商管理系主任邓伟告知:“我们系每年都会整合大量校友资源,让成功校友为正在创业或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此外,我们还会定期邀请一些校友来校举办招聘会,实现校企合作、双向共赢。”
庚子鼠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入来袭,2020年的高校毕业生求职之路比往年更加艰辛。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有很多毕业生依然提前获得了各大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工商管理1601班的董浩同学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大型国有企业、国内钢铁企业前列、将改革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网站上一系列标签和发展目标,深深吸引住了董浩的目光。2019年下半年,当企业发布招聘启示,董浩便第一时间投上了自己的简历。最终,他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和优秀的面试表现,成功拿到offer,并与2020年1月正式入职该企业企划运营部。
“毕业前我一共拿到了四家企业的offer,决定选择该企业,是因为它在钢铁以及制造业领域有着强悍的竞争力……我认为它的发展潜力更为突出,十分适合我的就业需求。”提到为何能获得这么多家企业亲睐时,董浩笑着说:“我们专业在业界口碑很好,除专业本身受欢迎外,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得也比较扎实,像我们这样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还是挺抢手的。”
董浩还表示,平日里老师经常会采用‘项目化’方式给同学们授课,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次笔试中,他就碰到一道‘针对当前市场状况,如何发展制造业’的题目,他利用企业战略管理及经济学的知识,结合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提出合理解决方案,获得了面试官的广泛好评。
不仅仅是董浩个人,今年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也趋稳向好。尤其是2016级广信班的同学们,更是交出了一份傲人的就业成绩单。该班全体成员顺利找到“归宿”,其中11名同学进入广信科教集团工作,8名同学选择留在武汉或回到家乡并顺利找到实习岗位,2名同学注册公司成功创业,1名同学积极准备公务员国考面试,被同学们评价为“最牛毕业班”。
这样的成果是如何取得的?战湛老师给出了答案:“这要归功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商学融合。‘商学融合’意味着‘商业’与‘商务’、‘教学’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内涵不仅仅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和基础,逐步发展为行业深度参与教学工作、学校多方位促进行业发展的‘融合’。”战湛说,该模式不但体现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共同建设实验室等“合作”层面,还体现在校企间资源共享、人力资源优化、科研合作等“融合”层面。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创新,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呈现出提速发展的崭新态势,专业特色优势凸显,平台建设日臻完善,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近年来,从该专业“走出去”的学生均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不断跟着产业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的人才需求而‘转’。未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将继续围绕‘双一流’和‘双万计划’建设的目标,以‘新商科’人才培养标准为引领,根据专业的实际,制定出更完善的专业建设方案。我们将为该专业配置更合理的教学资源,建立更科学的教学体系,安排更适当的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培养出大批适销对路的商科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董事长彭元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