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程教育服务中心移动版

给力教育服务中心> 北京学校资料>

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证样本

马克思主义学院戚杰强、唐芳云2位博士理论文章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广西科技大学2015 拷贝.jpg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以来,学校党委结合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了意识形态巡察督查、“学习强国”学习评比、思政教育队伍配足配齐配强、理论宣讲比赛等一系列工作,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走心。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戚杰强博士、唐芳云博士分别在《当代广西》《广西日报》发表署名理论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并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全文转载,在理论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是我校加强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体现。

戚杰强博士《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文如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也从制度层面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牢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指明了具体方向。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更加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肯定是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肯定是无产阶级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便为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统治、社会治理服务,并通过各种形式引导社会大众生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从理论维度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制度,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变成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均深刻地打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现实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制度。

从历史维度看,正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创造了“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车、中国网等一系列世界奇迹,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中国取得这些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凝心聚力,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中国取得这些卓越成就的历史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

从实践维度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开展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实践理论,是在人民追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指引着人民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将无从谈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落细落实不够;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薄弱,存在不敢管、不会管现象;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性不够,对新媒体的运用和引导能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待增强,存在“配方陈旧”“工艺粗浅”“包装过时”等现象。这些现象要求必须严格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对高校的领导,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铸魂工程。只有落实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严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维护高校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才能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并为党育人、国育才。如果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得不到落实,高校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就难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因此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重在做到“五个到位”。

一是党的领导要到位。加强党的领导是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根本保障。高校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要立场坚定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提高政治站位和领导水平,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驾驭能力,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成立由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二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领导小组,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党建工作,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勇于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二是思想引领要到位。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思想引领到位是关键。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坚定不移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筑牢理想信念和信仰之魂。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作用,切实办好思政课,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大学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大学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增强大学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引导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是工作队伍要到位。工作队伍是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必要条件。高校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配足配齐配强意识形态工作专职队伍,确保队伍有人管、阵地有人守、工作有人干、舆情有人察。要构建素质过硬的意识形态队伍,选聘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管理;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建信息员队伍,构建覆盖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的信息网络体系,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要发挥广大党员在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让广大党员率先垂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领路人。

四是方式方法要到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错综复杂,工作方式方法很重要。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开展意识形态斗争。首先要明确意识形态斗争目标,指引意识形态斗争方向。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要坚决与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其次要讲究斗争艺术,灵活运用斗争策略。斗争策略要坚持“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即是不管与哪类意识形态问题作斗争,都要在原则问题上保持不变、在核心利益问题保持不变。“变”即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和斗争方法。最后,要树立斗争必然胜利的信心。意识形态斗争过程是艰辛的,并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取得胜利,要树立必然胜利的信心,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五是监督管理要到位。要根据意识形态工作流程,重点做好课堂、论坛、讲坛、讲座、宣传栏、网络等阵地建设与管理,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安全;要依据意识形态隐蔽性特点,拓展高校意识形态的监督管理范围,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从课堂向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教材向教辅和参考资料、从网上到网下以及学生社团等领域的延伸,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要认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原则,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监督管理的问责机制,确保高校意识形态监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