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
时间:2020/12/1 在线QQ: 微信电话:【18973889360】 点击:449次
历史沿革
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1963.7~1965.6,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1963年7月,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创建。
建校之初的1964年8月,教职工仅10人。学校即借用位于虹桥北200米、怀德北路西占地仅约20亩、建筑面积仅约1000平米(15间)的常州重工业业余大学校舍(现金色新城东侧),在常州地区各工厂招收车工、钳工全日制在校生2个专业四个班100人,学制三年,实行一周上课、一周实习的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培养目标为工厂技术员。
常州市机械中级技术学校(1965.6~1966.9,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经江苏省机械厅批准,更改校名,迁校于勤业桥堍米市河北的南河沿208号常州矿山机械厂旧址,教职工40人。占地7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66间)。
学校改学制为四年,将原4个班合并为机器制造1个专业2个班,。1965年8月,招收机器制造专业4个班,电机电器专业2个班共188人。
常州市红大机械学校(1966.9~1968.8,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在1966年9月更名为常州市红大机械学校。
常州市机械学校(1968.8~1969.12,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
1969年12月,市机械工业局撤走设备,教师解散,学生下放,学校停办。
常州市第九中学随之迁入办学。
常州机械技术学校(1973.6~1978.12,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1973年6月,经上级批准,学校更名为常州机械技术学校,在常州北门外塘桥依托常州第二机床厂异地复办。
常州机械学校(1978.12~2000.6,隶属江苏省机械工业厅;2000.6~2002.6,隶属江苏省教育厅)
1978年12月,学校更名为常州机械学校,并开始筹建新闸校区。
1981年5月,学校整体迁入新闸校区。
20世纪90年代,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在校生由迁址时的200人发展到3000人,占地面积由塘桥的19.89亩发展到新闸的154亩。学校先后成为省重点中专校、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等。
2000年6月,因省机械厅被撤消,学校划归省教育厅统一领导。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2.6至今,入驻常州科教城,隶属江苏省教育厅)
2002年6月28日,学校由原常州机械学校独立组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10月,常州大学城新校区开工建设。
2003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学院主体入驻大学城。
师资队伍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院有教师360余人,拥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 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副高以上职称11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128人,"双师型"教师12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学院深入实施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4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35%。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曹根基)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数控技术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龚仲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陶国正)、模具专业教学团队(曹根基)
教学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院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4个,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
- 上一篇:常州工学院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